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 > 资讯 > 正文
汪元寿:半生坚守 让职业教育绽放时代光芒
时间:2025-04-29 22:21:24    来源:中国通讯社    作者:保积来 张倩倩    
中国通讯社青海讯(记者 保积来 通讯员 张倩倩)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职业教育是推动产业进步的“人才摇篮”,更是点亮万千学子未来的“希望灯塔”。在这条注定不平凡的教育征途上,总有先行者以赤诚之心披荆斩棘,以躬身实践书写时代担当。汪元寿,正是这样一位深耕职教领域半生的“逐光者”,为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县职业教育的发展注入不凡的动力,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他的世界,感受职业教育蓬勃生长的力量,聆听新时代育人者的铿锵足音。
_cgi-bin_mmwebwx-bin_webwxgetmsgimg__&MsgID=627747353213539940&skey=@crypt_bc886f9c_8974ba9b561107184288b39bf5c1edc5&mmweb_appid=wx_webfilehelper.jpg
晨光熹微,学校的走廊里传来朗朗读书声,汪元寿像往常一样早早来到学校。来到心里咨询室,学生们正闭着眼睛,双手握着沙子,认真感受细沙在指尖轻轻流动的触感。聆听完老师授课,汪元寿亲切询问学生们的生活学习状况,仔细查看近期心理咨询学生档案记录,并叮嘱老师及时对孩子们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孩子们及时缓解心理压力。
汪元寿常说,“好的职业教育不光是教会孩子们技能,更重要的是树立孩子们阳光自信的心态,职校学生同样可以在人生舞台上绽放璀璨光芒。汪元寿十分注重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和引导,他将这份关注化作了无数个细致入微的瞬间,当看到学生们在课堂上的优异表现时,他会为其竖起大拇指并表扬他们,当学生遇到难题时,他会耐心引导学生找到突破口。刚才我看了一下你们这个实训的场景,我很有感触,你们在学习的过程中特别专注,学习效果也特别好,同学们的脸上充满了自信和阳光,作为校长我也有一种成就感,我对你们的表现特别满意。人生的道路有千百条,条条大路通罗马,不光是考大学能够实现我们的人生梦想,我们的学生如果学到一门技术,也许这个饭碗端的更稳、更牢,所以同学们在学习的时候一定要自信。” 
_cgi-bin_mmwebwx-bin_webwxgetmsgimg__&MsgID=5173844152266966955&skey=@crypt_bc886f9c_8974ba9b561107184288b39bf5c1edc5&mmweb_appid=wx_webfilehelper.jpg
渐渐地,那些曾躲在角落的眼睛开始发光,原本怯生生的声音变得响亮,汪元寿通过贯穿全程的心理赋能与榜样引领,帮助他们以积极的姿态直面职场挑战,让职业教育真正成为点燃梦想的火种,让每一个青春都能绽放独特光芒,在人生的赛道上跑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汪元寿的身影也会经常出现在学生食堂陪餐的餐桌上,孩子们慢慢发现,这位陪他们一起吃饭的校长,在烟火气里用一餐一饭的温度,悄然搭建起心与心沟通的桥梁。
_cgi-bin_mmwebwx-bin_webwxgetmsgimg__&MsgID=1484779103634566644&skey=@crypt_bc886f9c_8974ba9b561107184288b39bf5c1edc5&mmweb_appid=wx_webfilehelper.jpg
汪元寿自任校长以来,大胆提出“德育立校、质量强校、特色兴校、产业养校”的办学理念。结合互助县“彩虹故乡”的美称,汪元寿大胆提出“七彩”德育模式。从爱国教育、礼仪教育、安全教育、健康教育、理想教育、敬业教育和感恩教育七个方面入手,培养中职生良好的道德素质,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为德育目标。积极推行“五合一·三得利”人才培养模式,即让教室与车间合一,教师和师傅合一,学生和学徒合一,教学和生产合一,作业和产品合一,达到学校得力、企业得力、学生得力的目的,有效解决了办学条件难以适应市场、课堂教学理论满足不了实践要求等矛盾,该人才培养模式入选2019年青海省职业教育教育教学改革典型案例。汪元寿还积极探索“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办学模式,开办校办产业,学校先后成立了乐业酒店、互业广告部、乐业汽车维修厂等十余个生产性实训基地,形成了“前校后厂、校中有厂、厂中有校”的办学格局,“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成为了全省中职学校争相学习的典范。学校被授予“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学校对口支持工作先进单位”“全国职业指导先进学校”等荣誉称号。
互助县职业技术学校教师刘梅感慨地说道:“汪校长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作为教师,我们将以他为标杆,不断提升自己,在教育这片沃土上深耕细作,用爱与责任培育更多栋梁之材。”  
_cgi-bin_mmwebwx-bin_webwxgetmsgimg__&MsgID=1788095731364096889&skey=@crypt_bc886f9c_8974ba9b561107184288b39bf5c1edc5&mmweb_appid=wx_webfilehelper.jpg
截至目前,学校已向社会输送了各级各类技术型人才共3万余名,毕业生就业率在97%以上,每年为家乡创收数亿元,为振兴土乡经济、富裕贫困农民作出了较大贡献。
奋斗成就丰绩,实干职引未来。凭借着在职教生涯中兢兢业业的坚守和耕耘,汪元寿获得互助县“十佳校长”、海东市先进教育工作者、第六届黄炎培杰出校长等多项荣誉。
汪元寿说:“今后,我们将继续遵循育一方人才,富一方百姓的办学宗旨,坚持德育立校,质量强校,特色兴校,产业养校的办学理念,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不断提高职业教育的办学吸引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大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互助县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
 

 
                                                                                                    值班总编 夏都   责任编辑 清风 Zty中国通讯社

分享到: 更多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用户: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如果你对教育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