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地方新闻联播 > 正文
【四川】笔墨问道自然 五法共绘丹青
—“青城玄黑,五形相生”五人书画展在味江溪云书院开幕
时间:2025-05-15 22:25:02    来源:中国通讯社    作者:郭蕊    

 中国通讯社四川讯 www.cnatv.com.cn(记者 郭蕊)青山叠翠处,墨韵染云烟。2025年5月13日上午,五形相生“青城玄墨”五人书画展在溪云书院开幕。开幕式上国务国津贴专家、四川大学教授陈红涛先生向来宾讲述了“青城玄墨”的品牌理念;青城派第36代掌門人、“天府文化·2024年度人物”劉綏濱先生介绍了青城道教文化的历史渊源;美国道教文化研究会会长吕美晋博士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对画展的成功表示诚挚的祝贺 ;中国书画家(香港)电子商务协会从香港发来贺词 ;孙友军以《 玄墨化境——试论  “ 青城玄墨 ” 艺术品牌的道学转译与美学构建  》作书面发言。开幕式后艺术家们还举行了专题笔会。Gur中国通讯社

 Gur中国通讯社

1.jpgGur中国通讯社

 Gur中国通讯社

Gur中国通讯社

 本次展览由中国书画家(香港)电子商务协会、环球旅居(香港)出版社及书画e家(香港)投资收藏分享平台主办,由溪云书院承办,汇聚了李力知、邓崇祝、孙友军、李晓初、肖茂光(以年龄为序)五位深耕传统又锐意创新的艺术家。他们以青城山千年道韵为灵感源泉,将各自的艺术法则融入创作实践,呈现出五十余幅兼具古法精髓与现代审美的精品力作。Gur中国通讯社

 Gur中国通讯社

2.jpgGur中国通讯社

 Gur中国通讯社

Gur中国通讯社

 这场以道家哲学为根基、以水墨艺术为载体的当代书画展,通过五位艺术家各自的艺术风格,构成“青城玄墨,五法相生"的美学格局,展现了传统笔墨与当代精神的深度对话。李力知以“扑厚苍茫”筑基,笔触厚重雄浑,古朴苍润之气扑面而来。邓崇祝运笔恰似铸铁成痕,线条刚劲犹如刀劈斧削,墨痕金石之韵,尽显“刚健质扑”之画风。孙友军画作“古掘醇厚”,仿若考古探幽,其笔墨穿梭于商周古器与民间拓片之间,焦刻生写,八面出锋,笔触宛如岁月雕琢之迹,把古老文明的深沉沧桑,化为水墨纹理的独特密语。李晓初之作“空灵谧远”,似月下清泓。其毛边山水系列视角独特。画面中,山峦起伏,云雾缭绕,水波荡漾,尽显自然之灵动与壮美。肖茂光画风“苍劲高古”,若古松蟠曲。用笔老到而不失稚拙,浓墨皴擦与淡墨烘托交替,织就苍茫且层次分明的视觉华章。Gur中国通讯社

 Gur中国通讯社

3.jpgGur中国通讯社

 Gur中国通讯社

Gur中国通讯社

“青城玄墨,五形相生”不是简单的技法叠加,而是通过气韵贯通的笔墨语言,构建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他们试图在青城山的云雾氤氲与道家思想的浸润中,寻找水墨艺术的当代表达。他们或于传统笔墨中熔炼时代精魂,或在文化母题里探寻现代余响,合力奏响水墨艺术于当下的多元交响。 Gur中国通讯社

愿往来观展之人,能在这“青城玄墨,五形相生”之中,感受到五位艺术家指尖的温度、心底的热忱,于墨香氤氲里领略书画之美、青城之韵,开启一场触动灵魂的艺术之旅,让艺术的光芒照亮生活的每一个角落。Gur中国通讯社

 Gur中国通讯社

4.jpgGur中国通讯社

 Gur中国通讯社

Gur中国通讯社

“青城玄墨”核心理念源于道家哲学,以“玄”为内核,追求“以形写神”的至高境界。倡导大写意精神,通过豪放夸张的手法,抒发画家情感、营造深远意境,力求作品大气磅礴且富有深度,展现天人合一的精神世界。在艺术追求上,注重神韵,追求“遗形取神”“物外得似”,强调笔墨精简、韵度清逸,使作品超越形式束缚,达成精神与情感的完美融合。玄色作为作品主色调,象征神秘深邃,承载着自然与社会的生命重建之期望。“青城玄墨”经五位艺术家数年淬炼而成,既承载着对传统笔墨的当代诠释,亦暗合道家"道法自然"的哲学精髓。Gur中国通讯社

 Gur中国通讯社

 Gur中国通讯社

值班总编 夏都 责任编辑 严军 Gur中国通讯社

分享到: 更多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用户: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如果你对新闻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