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讯社云南讯www.cnatv.com.cn(记者永光华通讯员易荣华)入汛以来,伴随着连续强降雨的持续影响,给地处山区的凉山乡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多处道路因暴雨导致道路阻塞。面对困难,凉山乡党委迅速吹响集结号角,组织全乡广大党员干部投入到清路保通工作中,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关键性作用,以顽强不屈的自我奉献精神为“红色堤坝”,确保关键时刻“最后一公里”服务畅通无阻。
建强前沿堡垒。乡党委、乡政府及时部署防汛工作,进一步压实乡、村组干部防汛工作责任,督促落实“1262”精细化预报与响应联动工作机制,严格遵守主要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班子成员带头包片、驻村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包户,层层落实防汛责任。集结先锋队伍。由乡机关支部、青年人才党支部等32名党员同志作为党员先锋队,由村(社区)“两委”成员、骨干党员组成的240名“党员突击队”保持24小时通信畅通。精准信息对接。通过“微网格”、村群、村广播等全天候滚动发布预警信息和安全提示,确保信息传递无死角;同时,建立“群众点单、支部派单、党员接单”快速响应机制,确保群众诉求第一时间得到响应处置。
争当“排险尖兵”。组织乡机关32名党员进村入户带头对水库、河道、地质灾害隐患点、低洼易涝区、老旧房屋等进行“地毯式”排查,累计出动巡查人员100余人次,排查并整改风险隐患点32处,设立警示标识牌65块,对于风险较高的区域,提前落实“一对一”包保监测责任人。勇做“清路先锋”。面对全乡道路堵塞的困难,全乡党员积极发挥作用,党员参与123人次,清理道路积石32处,群众自发参与231人次,清理道路积石12处。甘为“保障基石”。目前,乡级仓库储备应急救灾帐篷15顶、睡袋40条、应急照明灯100盏、抽水泵3台、救生衣15套、破拆工具若干、应急救援车辆3辆等,在重点村委会设立分储点,确保物资就近调拨。临时设置学校、村组活动室等5处作为集中安置点,可容纳转移群众200余人,并储备了基本生活物资。
在本轮强降雨的“硬仗”中,全乡党员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铭记了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也履行了党员的义务,在狂风暴雨中披荆斩棘,在紧要关头时争分夺秒,在群众所需上尽心尽力,在保路护路中甘为儒牛,切实解决了全乡群众出行难问题,保障群众“最后一公里”畅通无阻。
风雨砺初心,危难显忠诚。广大党员在防汛一线用行动践行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庄严承诺,让鲜红党旗在滔滔洪水中愈加鲜艳。他们打通“最后一公里”的坚实足迹,正是把党的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抗洪救灾强大效能的生动实践,在守护家园的堤坝上镌刻下共产党人的忠诚与担当。
值班编辑:陌封 责任编辑:阿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