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召开河湟文化保护传承发展座谈会
中国通讯社青海讯(记者 保积来)5月19日,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专家学者召开河湟文化保护传承发展座谈会,共同探讨共同探讨河湟文化保护传承发展的有效途径。高波副厅长主持会议。
会上,专家学者们围绕“河湟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弘扬发展”主题,就“河湟文化的内涵与时代价值”“河湟文化保护传承创新工作进展”“如何保护传承弘扬河湟文化”等内容进行讨论发言。西宁、海东两市文旅局负责同志围绕省级河湟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情况做交流发言。会议充分肯定了各方在河湟文化保护传承中作出的贡献,并指出,河湟文化作为黄河文化的重要分支和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要全力推动河湟文化保护传承创新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一是立足资源禀赋,强化顶层设计,将河湟文化保护传承创新纳入省级相关规划,出台专项保护条例,夯实法律基础;二是深化研究阐释,搭建学术平台,组建专家团队,推进文物普查和彩陶符号研究,编撰出版文化研究成果;三是推进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加强传承设施建设、人才培养和产品研发,积极申报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四是加快文旅融合,完善喇家遗址博物馆、柳湾彩陶博物馆等实体建设,积极设立非遗工坊、“青绣”工坊、非遗传承基地、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等,促进文化经济协同发展;五是打造精品线路,依托河湟文化资源,设计“陶韵河湟”生态旅游带和“非遗民俗之旅”体验线路,丰富旅游业态;六是助力乡村振兴,提升乡村旅游景区品质,培育“青绣”“藏毯”等非遗品牌,开发特色文创产品;七是创新文化活动,举办“花儿”演唱会、河湟文化旅游节等品牌活动,鼓励支持河湟地区开展民俗活动,增强文化影响力,发挥各族非遗传承人民族团结的示范带动作用,扩大宣传展示效果;八是繁荣文艺创作,推出《大河之源》《绣河湟》《尕布龙》等舞台艺术精品,讲好河湟文化故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会议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精神,认真整理、吸纳各位专家的发言和建议,深入挖掘河湟文化的价值内涵,围绕生态保护、民族团结、乡村振兴、文化遗产保护等重大主题,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找准河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结合点,加强河湟文化学术研究和交流,规划推出一批重点研究课题,打造一批响亮的河湟文化品牌;二是积极融入重大战略,聚焦培育弘扬青海“五个文化”,加快推进国家级河湟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高标准建设好省级河湟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让河湟文化成为黄河文化的“青”字招牌;三是深入研究挖掘河湟地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推出主题鲜明的文艺作品,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聚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四是整合文物古迹、考古遗址、非遗项目、传统村落等资源项目,打造河湟文化体验廊道,推出精品文旅线路,讲好河湟故事;五是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完善保护传承工作机制,形成各地协调联动、共同发力的大保护格局。
值班总编 夏都 责任编辑 清风 5Zq中国通讯社